如果評斷一個人是不是"成熟"這件事,

其實很抽象,看過"打造將才基因"上,

指到可以從四個面方去檢視成熟與否:單面向/多面向、長期/短期、相對/絕對、有形/無形

 

拿新手駕駛來說,以台灣的考照過程(根本來說就是一場笑話,就不多談了...),

一個剛拿到駕駛職照的人,在路上開車的時候,需要絕對專注的開車,

只有辨法注意紅綠燈變化與解讀熟悉一些莫名奇妙的交通號誌,此時思考是單面向的;

久而久之,了解掌握基本的操控技巧與交通號誌的意義,

會更進一步的可以和車上的人聊天,或在開車的時候想事情,

更老練甚至可以直覺觀察到什麼路口什麼狀況,容易發生危險或有警察躲起來。

 

正常來說,大家都認同、了解長期投入的產出(利益)>短期投入的產出(利益),這樣子的說法,

但大多數的人都只(想)看到或只選擇近利,原因出在事件在未來的不確定性,

很多心理研究早有結論:人所感受到的安全感強弱,跟自己本身可掌握程度有關。

 

相對/絕對的想法,是要去學習的。就拿愛來說吧,

小朋友的愛,是絕對的,愛爸爸愛媽媽更愛糖果玩具;

長大後的愛,會有更多的顯容見或懚而不見的因素涉入其中,

是除了最基本的互相吸引,可溝通程度、經濟安全感、個性、生活習慣、社交程度、教育背景、處理問題的方式...等等等所構成,

加上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無法複製的成長背景,人格個性的養成也勢必不相同,

所有元素,在衡量兩個人的愛情,不會有零分,也不會有一百分。

 

有形/無形

有形的薪資與無形的學習成長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

每年跳槽轉職的人,不計其數,

但多數人轉職的理由,還是希望能實現錢多、事少、離家近,那是有形的福利

很少人會因為追求無形的價值(個人成長曲線、興趣規劃)拿出膽量決心而跳槽轉職。

正確的程序應該是: 努力-->能力-->錢財,不是追著錢跑,是充實能力後,錢財才會自然而然的進口袋。

看的見的東西,通常都有其"價格",而人追求的應該是無形的、不易簡單被評"價"的東西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rren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